10日上午,阜宁县委书记王锦胜在南京街头捧着盘子、勺子,热情地向市民推销起阜宁“生态三宝”——生态猪肉、阜宁西瓜和有机大米。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然而,当官之后仍然可以为民卖红薯。不仅可以卖红薯,当然还可以卖桃卖杏卖山货,至于地方特产的猪瓜大米,更应当成为书记卖的常态。
阜宁生态猪必须天天在“床上”做运动,书记也应当在市场上多做“运动”。阜宁生态猪之所以保持了猪肉的原香,是因为科学的饲养方式,无添加剂的人性化管理,更因为猪们在科学的运动当中。而酒香还怕巷子深,尤其对于当今的市场规律来说,任你饲养的猪牛羊多么生态,多么香嫩,但没有运动式市场营销,想在市场上生存门都没有。也就是说,尽管猪在运动,养猪户在市场上运动,但没有地方政府的运动,没有主动的营销,就不太可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热门货。蜚声海内外的老名牌酒类尚且需要不间断的营销战略,何况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产品?
王志为丽江卖过雪桃,并且将丽江雪桃卖到了国宴上,这就很好,正说明当官也可以卖红薯的合理性。某些地方的领导也经常出现在地方农产品推介会上,现场说法,现场示范,现场吆喝,这与那些不卖猪不卖桃不卖柿子的地方官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关心民生,将地方经济发展经不仅挂在嘴上,而且付诸行动,后者只想玩“大”的不玩小的,玩虚的不玩实的,只是空想拉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大客户以促进地方经济。好大喜功而不脚踏实地,出入官场而不愿意出入市场为民卖猪,实在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70岁的“老南京”杨秀兰大妈说,虽然生态猪肉贵,但她还是乐意买,“以前,一家烧肉家家闻香,现在的阜宁生态猪肉让我又闻到了30年前的味道。”“30年而不闻肉香”恰如其分还是言过其实?问问你自己的口舌就知道了,当无数饲料添加剂横空出世之后,当肉鸡肉猪的出栏上市速度以月为计而不是按半年或更长时间计的当下,猪肉鸡肉在口舌中的味道就如同嚼蜡,所灌制出来的香肠当然也就不似肉味,而象是嚼了一嘴的香精。而阜宁猪之所以又让大妈找到了30年前的肉香,完全是因为其运动加人性化养殖之利。
在市场上多运动的书记才是好书记,为民卖猪卖桃卖杏梨成常态的书记才是好书记。当官可以卖红薯,但红薯必须是代表民生的红薯,而不是自家种自家卖的红薯。
因此,当官不为民卖猪,不如回家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