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猪价连续下跌,目前,养猪行业已经处于全面亏损阶段。猪价跌,饲料涨,猪农们挣扎在生死线上,备受煎熬。政府已陆续启动四轮收储,意在提振猪价,但收效甚微,一度出现肉比菜贱的局面。
这一轮暴跌不是短期内就能结束的,年初本老倌说过的“鸡肋行情将延续两年左右”并非信口开河。种种迹象表明,这一预测大致是正确的。
从管理层意图来看,并没有公开放弃对市场的干预政策,明确表示继续扶持补贴政策,频频启动收储措施。只要市场稍有抬头,收储猪肉就会投放市场,猪价又会应声而落。
从市场层面观察,虽然肥猪价一落再落,但仔猪价格仍然坚挺,母猪存栏仍处高位,后备母猪销售正常。当然,这里面有部分是为套取补贴争取扶持的人被动补栏的(为应付检查),也有糊里糊涂盲目抄底的。
目前猪农的心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缩小规模,以静制动。第二种是部分船小好掉头的育肥猪农暂时弃养,伺机而动。第三种是盲目以为猪市已至谷底,下半年必涨,因此放手一搏。
对于多数猪农来说,养猪是他们主要甚至唯一收入来源,弃养就意味着失业。由于生猪生产的周期性,以及生产的连续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加上固定资产投入压力,因此如果不是因为资金短缺,无法维持生产,很难全身而退。
面对这种局面,猪农怎么办?死扛硬顶,那么哪一天才会“否极泰来”。果断割肉,退出本行,一旦猪价骤涨,岂不追悔莫及?上下两难,恰如一块鸡肋,食之无肉,不小心还可能刺破口腔,弃之又可惜,是以本老倌把这种行情叫做“鸡肋行情”。
在这里,本老倌愿意把多年来积累的市埸操作基本原则奉献给养猪界的朋友,以期对初学养猪的朋友有所帮助。
原则一:牛市戒贪,熊市戒惧。
这里的所谓牛市和熊市,是指猪价峰谷周期规律中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不包括高峰期或低谷期中的短期波动。
所谓牛市戒贪,并非一到牛市就随时准备撤退,而是要分析一轮牛市形成的原因,从而判定本轮牛市可能维持的时间。再根据牛市进程中的各种变化因素,考虑到生产周期和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对猪市的影响,从而在生产上做出安排。
如从2006年冬季猪价开始回升,到2008年底的历史性大牛市,本老倌就曾判断这一轮牛市会持续两年以上,因而连生产能力较低下及超龄母猪都舍不得淘汰,母猪存栏一度满负荷达三百头上下。但到2008年下半年,虽然牛市倘未结束,本地猪价还维持在每斤8.2元的高位,但由于政府扶持补贴政策的刺激和猪农盈利的冲动,社会存栏已渐趋饱和。虽然本老倌断定09年仍可盈利,但果断地大批处理母猪,到09年三月份,只留下性能优良的母猪不到五十头,这就是“牛市不贪”。
所谓“熊市戒惧”,不是说一到熊市就要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盲目抄底,这样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亡”。因为从熊市到牛市有个过程,必须俱备一定的条件。这个过程有时短暂,有时漫长,因此不但要冷静分析市场规律,也要观察经济环境和政策动向;不但要注意社会存栏结构变化,也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因素(生猪疫病能及食品安全事故等)对猪价的影响;不但要分析一般猪农的心理变化以至可能采取的行动,也要考虑猪农的耐受支撑能力……
本老倌虽然初步判定这一轮低谷可能在两年左右,但是并没有闻风丧胆逃之夭夭,只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大幅削减了饲养规模。本埸的骨干员工一个也没有辞退,随时准备恢复生产。母猪群除正常淘汰外,既没有加速淘汰也没有增加种群规模。自有的原种母猪全部配上种用,一旦预测后市短期难以好转,也可做商品猪处理;如果预测一年左右市场向好,就做为后备种群补充增加母猪群。此本老倌所谓“熊市不惧”也。
原则二:牛市出大,熊市出小。
如果说“戒贪”和“不惧”是针对猪市中熊牛市的一种战略方针,哪么战术上的调整也不可忽视,熊市和牛市在操作层面上的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为什么说“牛市”出大呢?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牛市总体上价格步步走高(特别是初期),虽然养大规格出栏猪后期长势放缓,饲料耗量增加,但价格走高足以抵销增加的饲料成本。第二,猪价走高,仔猪价也必然亦步亦趋水涨船高,大规格出栏,分摊到每斤增重的仔猪成本相对降低。第三,牛市生猪高价,利润空间大,即使后期饲养成本较高也是有利可图的。这里举例说明一下,假设猪价为8元/斤,在饲料价格一元五的情况下,饲料报酬即使在五比一,每斤增重的饲料成本是七元五角,仍有每斤五角的毛利。
而熊市正好相反,养大规格的猪必然延缓出栏时间,而价格步步走低,不但后期增加的成本无法收回,把前期长出来应有的利润部分也跌没了。仔猪价格虽然也会走低,但你购买仔猪越晚,出栏也越晚,出栏时价格也会更低,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农来说更是得不偿失。后期生长所需饲料的成本都拿不回来,你说养大规格还有意义吗?
当然,不管熊市牛市,价格都会上下波动,你都必须根据各种情况灵活机动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能洞悉市场规律,比如说季节、消费高峰和低谷、疫病和其它突发因素等等对猪价的影响和修正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市场资讯,做足功课,具备一定把握市场的功底。同时规格的大小也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否则你养的猪太大太肥市场不受欢迎,小了卖不出去。
原则三:牛市大器,熊市小气。
牛市和熊市不但在市场操作上要有所区别,在管理上也应当有所不同。
原则上来说,不管市埸好坏,都应坚持精细管理,但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主要是饲养水平的调整。这个问题本老倌表达水平有限,难以概括表述,所以只能举例说明。
牛市末期,猪价会越走越低,这时我们出栏时间能提前是有利的。所以如果提高饲养标准,加快猪的生长速度尽快出栏,即使单位增重成本有所增加,但提前出栏能赶上高价位,我们不妨表现大器点,不怕增加单位增重成本。即使在牛市进行阶段,虽然提高饲养标准后,每头猪看起来赚的利润少了,但缩短了出栏时间,如果能多出栏一批猪,实际上我们赚的钱还会更多。
而熊市就应当反向操作,本来养一头猪就不赚钱甚至亏损,你过高的饲养标准下,单位增重的成本增加了,使本来可以保本的情况下你会亏本,在亏损的情况下你会亏得更严重,因为出栏越快,你出栏的批次越多,总的亏损也就越大。特别是熊市末期,你的“小气”延缓了出栏时间,说不定这批猪还能赶上价格上升期,反而“因祸得福”亦有可能。
再比如对于仍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在牛市情况下,即使花费药费较高,但养下来还有利润。而在熊市中,健康猪养下来就是亏损的,病猪的治疗费用太高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在出栏节奏的把握上,牛熊市也应当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猪价处于上行通道的时候,价格的波动往往是跌一毛涨两毛。猪价短期向下波动时你尽可以不急不躁,等待适宜时期出手,在向上波动时也尽可能等到理想价位再出手,因为即使错过了小波峰,还可以等待下一个小波峰。
而熊市价格处下行通道时,波动规律往往是涨一毛跌三毛,如果你的猪已达出栏规格,市场趋势一有风吹草动,你得先下手为强,切忌优柔寡断。当向上波动时,你不必等涨到预测的涨幅高点才出手,在涨的过程中期马上出手为宜。因为预测是有偏差的,再说熊市状态下猪市也特别敏感,在意外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掉转风向,你出手不快,很可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切不可大大咧咧,掉以轻心。
这里需说明一下,对长期和短期的价格走向分析,是一门十分难做的功课,非得长期积累,有相当深厚的功底不可。不能只是看看专家的分析,同行的判断就人云亦云,甚至照此操作。特别是短期走势,全国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依样画葫芦有时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市场永远不会达到理想化的境界,所谓“让市民吃得起肉,让养猪农民能赚到钱”只是一个相对的理想目标。生产者之手也好,市场之手和“第三只手”(政府调控)也好,都不可能做到供需的绝对平衡。我们站在猪农这个角度,如果理性的面对市场,针对不同的市场状况(熊市和牛市)采取不同的措施,牛市加大出栏体重以增加实际供应量,提高饲养标准以提前供应市场。而熊市即降低出栏体重减轻市场压力,在不增加单位增重成本的情况下延缓出栏时间,这样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也是有利的。
对于猪农来说,可以做到牛市多赚,熊市少亏,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所以我们在养好猪的前提下,还要多多收集信息,分析行情。不能只是埋头养猪,还得抬头看路,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