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曾几何时,人们用这样的话来概括养猪业发展的艰辛。面对持续走低的生猪市场价格,人们不禁心生疑问:养猪业发展何时不必“猜行情”、“赌效益”?影响我州养猪业发展瓶颈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日前,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
“年前,每公斤毛猪能卖上十多元钱,现在连九元钱都卖不上。”面对持续低迷的生猪市场行情,图们市石岘镇龙城村养猪大户吕兆洋一脸的困惑与无奈。吕兆洋养了近10年猪,是当地的养猪大户、该村农民专业养猪合作社负责人。她的猪场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现存栏1000余头,她所在的养猪合作社年出栏生猪7000多头,存栏3000多头。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养猪大户,也对生猪市场价格走势拿捏不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州生猪价格持续徘徊在每公斤8至9元钱之间,受饲养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养殖户每出栏一头100公斤生猪,亏损超过150元钱。而延期出栏销售,又会提高饲养成本,亏损更多。据州牧业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州共有5200余家养猪场(户),生猪存栏量达99.97万头,年出栏生猪56万头。
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全州养猪户年减少收入8400多万元。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在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赔本销售的同时,每年还需要从外地购进24万头生猪。原因何在?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大部分农户养殖的生猪品种大同小异,市场价格差距不大,但受经营观念影响,许多农户在生猪市场行情看好时,往往一拥而上“扎堆儿”饲养生猪,使得大批量的生猪在同一时期补栏,又在同一时期出栏,导致生猪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这是养猪户陷入利润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养殖户陷入“批量养猪——数量增加——价格下跌——生猪难卖——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批量养猪——数量增加——价格下跌——生猪难卖”怪圈的症因。
为破解这些难题,我州积极引导生猪养殖业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之路。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负责生猪收购、上市销售,刺激农民生猪养殖积极性;生猪养殖基地做好种猪、母猪的繁育、改良,为农民或合作社提供猪源,在饲养、防疫、管理方面给予指导;扶持农民建立养猪合作社,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形成了生猪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分离,实现了明确分工、提高了专业化程度,使生猪养殖产业链条初具规模。然而,由于在产业链中缺失肉产品深加工这一重要环节,使得我州生猪产业链条变短,降低了生猪价值,导致生猪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养猪户风险不断增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生猪屠宰后可分割成五花肉、排骨等80余种产品,销售价值较统装肉增值25%至125%,猪肉深加工后可增值60%至80%。因此,国内一些地区为减少生猪销售中间环节,通过建立肉制品深加工企业,使企业与养殖户达到有效对接,甚至采用订单方式,签订生猪供求合同,使二者形成稳定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样既能够确保企业产品生产源头和质量,又解决了养殖户卖猪难、价格低、风险大等问题,在有效规避农户养殖风险的同时,也为壮大企业经营规模提供了可靠保证。
记者认为,没有加工业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缺少加工环节的产业链也是不牢固的。要破除生猪业发展瓶颈,提高猪肉产品附加值,政府及相关部门除在制定产业发展对策、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还应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尽快建立起一个集屠宰与深加工于一体的肉制品龙头企业,并通过抓住周边国家生猪进口需求的发展契机,全力打造集繁育、养殖、屠宰及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条,以推动我州生猪养殖户增收致富、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