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贱”则伤农
经过两天的走访,记者了解到,猪肉价格和春节前后相比确实下降了2元左右。在崇文门菜市场,一位猪肉卖家告诉记者,“之前降了一些,现在又涨了。但是比春节前后还是要低一些。”
农贸市场肉价有所下跌,拥有大量客源的超市里肉价又如何呢?“我们商场的猪肉和节前相比,下跌了30%—50%。”家乐福超市广渠门店张小姐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猪粮比价持续走低,生猪养殖亏损面扩大,部分养猪户已经缩减了养殖规模,甚至退出。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猪肉批发价已经跌至谷底,现在的价格已经伤到一些养殖户的利益,逼近了养殖户所能承受的底线。
对于猪肉价格的涨涨跌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认为,“生猪数量时少时多,供需关系难以保持基本平衡。为了促进生猪数量和肉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去年农民养猪积极性大增,目前正处于生猪大量出栏时间,加上这几个月属于消费淡季,导致供大于求,影响猪肉的价格。
若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猪贱伤农”的结果必然是后期生猪供应减少,价格大幅上涨。4月13日,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生猪价格在连续下跌三个半月后,实现首次回升。4月20日,商务部再次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发展银行公开竞价收储今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其意图也正是为避免此种恶性循环的发生。
高流通成本很伤元气
与猪肉价格持续下滑的状况相对应的,是蔬菜价格的居高不下。“蔬菜太贵吃猪肉啊。”在菜市场,不少卖猪肉商户无奈地如此打趣。
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20日发布的2010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预计今年农产品(000061)生产价格总体水平将上涨4%左右,粮食生产价格上涨率可能超过5%,并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如此看来,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并未让农产品市场伤到元气。
但是,菜价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农民就会大幅增收。李国祥告诉记者,在蔬菜产、供、销链条所形成的利益格局中,处于最上游的菜农尽管承担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但所获得的收益却是整个利润蛋糕相对最小的一块。这种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是导致菜农增收缓慢的重要原因。“我曾经做过调查,在各流通环节中,菜农获得的地头收购价不足零售价的30%,批发价则为零售价的一半左右。终端零售机构是单位获利最大的流通环节。”
他举例说,假设从菜农手中收购的大白菜每斤6毛,在市场批发给零售商的价格为7毛多,零售商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则会高达2元/斤。批发商“以量取胜”,批发价与收购价差别不大,零售商的进货量小,并且付出的人工、管理成本也高一些,所以价格也最高。
2008年5月,针对农产品流通及利润分配问题,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三部委曾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开展专项调查。调查报告总体上认为,农产品利润在经销和零售环节偏高。
在商务部及许多流通领域的专家看来,国内农产品利益分配失衡只是问题的表面,实质上是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民在产业链条中弱势地位的整体折射。